查看原文
其他

寂地:我想创作治愈故事,因为很多伤心的人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 | 创作者访谈

2017-11-09 万千 三明治



文 | 万千



从自己的成长经历中找治愈



小时候,寂地觉得能以画画作为职业养活自己是一件奢望。

 

寂地,本名祖雅乐,生于1983。笔名“寂地”,取自三毛的一篇同名文章,原因是妈妈很喜欢三毛。但是和三毛文章里提到的撒哈拉沙漠神秘深远的感觉不同,她认为寂地这个名字好像在说“心里面有一块净土”。


2004年迄今,寂地已经出过25本书,其中包括绘本《MY WAY》1-8册、《飞翔的猫》、《找爱》、画册《生命中一年的时光》等,和小说《踮脚张望的时光》。



但在童年时期,父亲特别不支持她画画,不答应给她报美术兴趣班。她就自己偷偷看漫画书,然后临摹上面的人物,还曾因为在作业本上画了日本动漫里的比基尼少女被老师责骂。这些故事都成为了她最新连载故事《自由的鸟会飞》里的素材。


高中,寂地和妈妈两人搬到成都生活。因为成绩不好,她的高中是在一所职业学校里度过的。不过在她印象当中,那时候最高兴的事情,就是可以和朋友一起画画。像现在年轻人喜欢尬舞、尬滑板一样,寂地那时候和一群伙伴在家里通宵“尬画”,然后第二天去上学。朋友们都很喜欢看动漫,爱画《新世纪福音战士》(EVA)的同人画,而寂地则喜欢画一些自己的原创作品,她笑着说,在那个时候,她觉得身边都是一群画画很好的朋友,而自己是其中画得“又慢又难看”的那个。


后来,寂地考上了西南民族大学美术系。当时同一届高中生里,最后能考上本科学校的不到十个人。


2004年,寂地出版了她的第一本绘本作品,而且获得了第一届中国动漫金龙奖最佳绘本漫画奖。10月份,去广州领奖的时候,妈妈本来想陪她一起去,但是那时候寂地觉得不好意思,“哪有人得奖还带着妈妈去的”。


结果那一年11月,妈妈因为一场车祸去世了。为此,寂地后悔了很久,“我为什么不带她去?”


有一天,她一个人在家里看新闻,看到一个高中生因为成绩没考好,受不了压力而选择了自杀。她觉得特别悲伤,想到自己妈妈,“她是一个很热爱生命的人”,但是却出了车祸,而人生还有很多可能性的年轻人却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。


这让她想写一个成长故事去和大家分享,“成绩不好也没有关系,我们还有很多种别的方式可以成长,一定要热爱自己的生命”后来这本小说取名为《踮脚张望的时光》,被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。

这是她写的第一本小说,寂地回想起来觉得当时并没有遇到什么写作上的困难,“因为其实就是去写作,当你有一个很强愿念的时候”。

在母亲去世后的一年多时间,她仍然保持着每个月都交一篇连载作品给杂志的工作节奏,只是变得不想出门,也不太愿意和人接触。她把家里的沙发搬进拥挤的书房,每天就呆在小小的空间里面做画,一天只吃一顿饭,“画到睁不开眼睛时,就在沙发上睡”。


她的书房里有一台闲置的电脑,一直放着情景喜剧《老友记》,为了想让房间里有一点笑声。回看自己那段时间写的日记,全都是看起来内心很欢乐的内容,比如“一个人在家画画,特别开心”之类的。


后来和朋友聊天,寂地才明白原来有一种抑郁的状态反而会表现得特别开心。但其实,“那时候一个人躺在家里面,看到天花板,会觉得一个人好可怕”,寂地说。亲戚后来和她说起那段时间曾带她去哪里游玩,但她发现自己竟然一点印象都没有,“这太可怕了”。


“所以说,后来我其实也会立志去创作一些比较治愈的东西,因为我觉得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,他们很伤心,但是他们不一定会好好地去表达自己的伤心,可能很多时候都是把一个自己的伤心放在心里面。”



十年连载作者



在创作上,寂地和同时期的漫画家相比而言,是幸运的。


在上大学之前,她许下了一个心愿:“如果在大学期间我能够做出一些自己满意的成绩,那么我就终身以画画为职业”,当时她心里想的“满意的成绩”可能就是在杂志上发表一个作品就可以了,结果到了大学的时候,她已经出版了两本书。



2002年前后,是大陆漫画杂志《漫友》的黄金时代。有资料显示,《漫友》销售额曾达到两千多万一年。而背后的漫友文化公司培养出了一批中国的动漫原创作者,寂地和BENJAMIN、阮筠庭、夏达、韩露等知名绘本作者同属于漫友的签约作者。


2009年,寂地的绘本《我的路》系列已经出版到第五册,她受邀成为《新蕾》杂志的名誉主编。那段时期工作量不大,而且内容也都是她喜欢做的事情:每一期要给杂志画一个封面、把好的作品推荐给杂志、和阿梗合作把自己的小说改成绘本《踮脚张望》。


做主编这个工作其实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,可以激发大家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”,寂地说。


在十年连载生涯里,寂地从没拖过一次稿,反而有提前交稿的强迫症。她说这是因为她知道如果一个作者拖稿的话, 可能编辑整晚都不能睡觉,要等着稿子完成后才能去印制,而她又是一个很怕给别人添麻烦的人。




从2010年开通微博以来,在七年时间里,寂地一共发了6500多条微博,拥有超过54万的粉丝。粉丝喜欢读她的微博,充满日常气息,又时常透露着小女生的可爱。


微博内容里倒映着她这几年的生活状况:乐观、知足,在自己的创作和商业之间拿捏平衡,偶尔有些不开心但又可以很快释然,并且一直坚持着画画和创作。


寂地所创作的绘本故事也一直给人这样的感觉,温暖、云淡风轻。


在大理,自由创作



2012年,自媒体兴起,传统纸质媒体受到冲击,进入一个萧条的阶段。2013年6月,《新蕾》杂志成立10周年,并且宣布停刊。


“十年前我们稿费可能听起来很可观,但是十年以后稿费都没有涨过的话,那么,其实每一个做创作的人他都会有一定程度的焦虑”,寂地说。


另一方面,本身国内动漫文化的土壤也不是很厚实,在寂地读大学的时候,学校才刚成立动画专业有一次,寂地拿自己的户口本去登记职业,说自己是漫画家,对方看了她一眼,思考了很久,写下了“美术员”。



对于寂地而言,2012年,她生活中最大的变化是结婚、从北京搬到大理,开始自由作者的生活。那年,她养了一只叫两千万的,和一只叫玛丽莲的猫,和老公员员装修了自己的工作室,大象馆。


“大象馆”的得名来自于寂地总被朋友嘲笑做事、走路笨手笨脚,像匹大象一样,而她的老公则自己认领了“大象管理员”的职位,后来也被大家直接以“员员”称呼。


到北京搬到大理生活后,她原本以为工作会因此受到一些影响,但也是因为互联网的发达,创作工作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,甚至寂地觉得生活在大理很好的一点是,距离可以帮自己屏蔽掉很多没有用的事情,更能专心创作。




从连载作者转变为自由作者,创作压力不再是截稿日,更大的焦虑源自作者对自己作品的满意度。


2014年,寂地的《MY WAY》绘本已经出到第七本,她开始进入一种迷失的状态:对自己的不到作品非常自信,觉得自己画得又快又好。同为漫画家的老公员员提醒她,作品有些浮躁。
但那时候,她自己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,甚至在很长时间里都觉得很不服气,“后来有一天我很冷静地去看待这个事情的时候,才明白了。”


所以从《MY WAY》7 到《MY WAY》8 出版之间,隔了五年时间,其中有两年都在纠结和推翻原先的故事结构,最后《MY WAY》8 打破了原先系列里一个个短故事的结构,将整个绘本以一个长篇且更具电影感的形式呈现了出来。在修改《MY WAY》8 的期间里,她会“为了让生活轻松一点,能够以更放松的心情去创作”而选择性地接一些商业合作,包括脚本创作、动画电影制作、策展、设计广告、拍摄纪录片等。


今年下半年,因为新书出版,她也开始了忙碌的宣传节奏,跑了不少城市。但只要回到大理的家中,寂地每天早晨七点就会起床,九点多开始画画,“尽量保持一种比较规律的生活”,中午到点就吃饭,然后晚上遛狗,有时候会运动一下。


现在,电子漫画阅读App发展迅速,如有妖气、大脚虫、快漫等平台,上面也在培养很多漫画作者和绘本画家 ,更新速度飞快。寂地并不是一个量产作者,在这一波风潮中,以她目前积攒的人气和实力而言,不必费力追逐这些网络平台的速度,甚至她的微信订阅号更新也不是很频繁,可能一周才发一条推送。


在寂地最新创作的一个以自己成长经历为蓝本的故事,《自由的鸟会飞》里,她把小时候自己经历的父母争吵、离异,因为成绩不好常被责骂的故事都画了下来。


她原本以为这个系列会是一个与成长相关,让人看完后感觉得到很治愈的内容。留言里,读者留下的更多是对她经历的关心。但这也让她开始怀疑:只把自己的经历讲出来,是不是还不够?


现在,她想将更多精力放在打磨自己的作品上,她可以停下来,不着急更新下一期《自由的鸟会飞》,而是多给自己时间思考,来度过这段瓶颈期。在今年11月,她和老公员员决定再次出发去徒步,回到山野,大半个月里将过着没有现代通讯的生活。


寂地觉得相比大学时候的自己,现在学会的东西多了、能做的事情也多了,但在“个人风格”的找寻和突破上其实面临着更大的困扰,“这时候如果能朝前看,想想自己最开始是怎么用本能去画画的时候,是最好的。”


“我会考虑我自己的成长当中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,或者是我自己需要什么样的治愈。因为我相信人其实并不是孤独的,当你自己真心喜欢一样东西的时候,其实别人也会真的需要。”


创作习惯:只要给我一个小桌子,我就可以工作


三明治:你喜欢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工作?


寂地我自己在家的话,我很喜欢在一个柜子的后面画画,就是喜欢比较黑的角落,因为手绘屏在黑暗的角落里用起来比较舒心,而且这可能也和小时候居住环境有关。但是一旦出门,任何情况下我都可以画画。只要给我一个小桌子,我就可以工作。


三明治:你现在有固定的写作习惯吗?


寂地:嗯,我现在会在微信公众号上面写。但是我确实也感觉到微博、微信会让大家的写作相对碎片化,所以我还是会保持写日记的习惯。有时候,可能我那一个星期都在写日记,但工作忙起来也可能半个月没有写。有时候能写到一两千字,有时候可能只有几十个字。


三明治:你平时会使用手帐记录自己的想法吗?


寂地:有,我一般会提前买好下一年的手帐,把大概要做什么事情都记好。我平时会带一个随身的本子,最好是有日期的。这个习惯养成很多年了。


我出门的时候,很喜欢带着本子,记下一些自己的状态和这些状态给我的灵感,也会记下画面的构图,或者我对一件事情的想法。以前,我床边也会放一个本子,现在手机比较方便,我就会记在手机的备忘录里。

 

前段时间我正在做最新系列的《旅人手帐2018》,就去翻了我前面做笔记的所有本子,然后就看到一些超好笑的东西。比如说,有一个本子上面就写着“未来的丈夫呀,你在哪”,然后画了一个我站在山边呼唤的样子。那个时候我还没有遇到我现在的老公员员。那天,我在整理这个本子的时候,就看到员员站在我前面,我觉得很好玩。


寂地设计的《旅人手帐2018》


三明治:你自己在手绘跟使用电脑创作之间有明显的偏好吗?


寂地:因为最近我在微博上面有一个活动,就是每个月我会画十张小画送给读者。其实做这个活动,也是因为非常喜欢手绘,如果没有一个目标的话,有可能我就会把它荒废了。使用电脑画画确实是在各方面都相对方便一些,手绘的随机性太大,不过也更有画画的感觉。所以其实呢,我应该是更喜欢手绘吧。


三明治:你很喜欢给自己制定目标,比如一个月要给读者画十张手绘卡片。这种方式是为了能更有规律地产出吗?


寂地:我觉得人要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吧。我就是很喜欢手绘,但是因为很多时候画画都得用电脑,所以这应该是一个就是希望自己不要手生的办法吧。


其实有时候,画画对我而言,可以分成几个不同的类别。有些画画可能就是画故事,有些画画,比如说是商业插画,就是工作。然后,画手绘稿,对我来说,比较像休息,就像有的人会沉溺玩游戏,有的人会沉溺一些其他的事情,我就觉得画画特别好玩。


成长经历:人最孤独的时候就是和一大群陌生人在一起



三明治:在杂志上发表的第一篇作品是什么,现在还有印象吗?


寂地:当时我很喜欢一个画画论坛,叫做涂鸦王国,那时论坛很活跃,我会在上面上传我的一些作品,然后就有编辑找到我,和我约稿。当时是让我画一组插画,但因为我还是个外行,不知道格式是什么,画完之后,编辑说不行,又让我重新画了一套才通过的。那组插画发表在《新蕾》上,我妈妈买了很多本,她很开心。


三明治:你认为像是这类画画论坛对年轻创作者的成长更有推助力吗?


寂地:我觉得其实这个东西并不是说有这么一个网站,或者是我们要有一个什么样的平台,而是当你自己非常热爱画画的时候,你自己就能找到一个属于你自己的小团体。


三明治:2004年,第一次领取金龙奖是怎么样的情形,当时心情如何?


寂地:我当时真的就超兴奋,就跟打了鸡血一样。因为我其实从小就看少年漫画了,读高中的时候就看《漫友》。然后领金龙奖那次,我一次看到了所有自己的偶像。


当时,我和阿梗分到了一个房间,两个人尬聊到三点。不过,我第一次见到阿梗的经历更有趣。我初中转学到成都,然后那一年在成都就举办了少年动漫交流大会,阿梗、阮筠庭、自由鸟等人在现场签售,我拿着小本子去排了队,找阿梗给我签了一个名。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她,后来我和这些自己原来的“偶像”们都成了朋友。


三明治:现在这类奖项对于一个年轻漫画家的帮助是不是没有以前那么大了?


寂地:我之前听说过一句话,还比较给人信心的,就是“这个时代是不会埋没一个有才华的人的”。现在年轻人如果在微博上做出了什么很有创意的活动,可能给他带来的知名度要比他获得一个奖项更大,我觉得这个是时代的一种进步吧,更多的是人民的选择,而不是权威机构的选择了。


三明治:大学时候,你的生活状态是怎么样的? 


寂地:我大学的时候基本上很少和朋友交际,而且后期因为家庭的变故就更不跟人交流了。那个时候我每天晚上回家都要画连载,所以白天我在学校里会抓紧时间去完成所有的作业。中午不去吃饭,就带着一个面包在画室里画画,然后一有休息时间,我就会去背单词或者完成其他课程的作业。


上大学之前,我妈妈曾经跟我说无论如何你都不可以从大学辍学,你一定要把大学读完。后来她去世了,我就更要尊重她的遗愿,很努力地读书,完成自己的创作。其实自己也是从那个时候渐渐养成了一个很好的自律习惯。


三明治:从大学毕业时,你的职业规划是怎么样的?


寂地:当时我也想过在成都留校当老师,但是后来,我觉得其实这种固定的生活并不适合我,所以我一毕业就成为了一个画家,画连载漫画。当时的收入还是很可观的,一张画的稿费是300元。刚一毕业,我的工资就比我妈妈当时的工资还高了。虽然说也比较辛苦,但是完全可以养活自己。


三明治:之后搬去北京生活了五年?对北京生活印象最深的是什么?


寂地:对,因为当时在北京有很多朋友,大家说我因为母亲去世之后,在那个房子里面呆着也很痛苦,劝我搬到北京去。对北京生活印象最深的是,离开北京之前,我和朋友说“不行,我必须去把后海游了,我没有游过后海”。那个时候是夏天,我也没有带游泳衣,然后很多朋友和我一起,就穿着T恤,“扑通”跳到后海里游了一圈,然后就“再见了,北京”。


三明治:现在也常有朋友来你们大理的家里玩,是吗? 


寂地:现在常常会有一些画画的朋友到我家里来玩。他们有的时候也会给我讲,他们在创作上面遇到什么问题,然后在大家一起玩的时候,我会观察他们怎么画画,然后听他们讲一些生活里的事情。在他们要离开之前,我就会跟他们建议,你往什么样的方向试试也许会比较好。我会把和其他创作者交流这件事情,也像爱好一样去对待。


我的路:当我画得特别顺利的时候,我会对自己产生怀疑


三明治:你第一次画出《我的路》V先生的雏形是什么时候?


寂地:很早。以前我就很喜欢上课的时候,在卷子上到处乱画,然后有一段时间,我开始画出一个戴帽子的小人,后来接到邀稿的时候,我就开始用这个戴帽子的小人画一个旅行的故事。也有可能是我小时候就有一个戴帽子的娃娃,后来被我爸爸和后妈丢掉了。


《MY WAY》的主角V先生


三明治:在你的创作里面,你会怎么样去确定故事的主题呢,比如爱情、死亡、战争、自由?


寂地:在做《MY WAY》系列的时候,它反映更多的是我内心的成长,我在成长当中经历了一些什么样的故事。然后,我会把这些经历画成一个童话故事,或者一个充满幻想感的故事。我有一个特别固定的创作主题,是从小一直都很坚定的,就是我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带给人一些幸福感。希望大家读完之后能有一种很舒心的感觉,这是我想追求的。


三明治:《MY WAY》里的故事会受到身边朋友们经历的启发吗?


寂地:举个例子吧,比如说《MY WAY》系列的第一个故事,女孩和仙人掌的故事,是因为当时我有一个朋友喜欢上了一个画画的男生,然后那个男生性格很张扬,我的朋友就想,“我要不要爱他呢?爱他会不会受伤害呢?”从她身上,我看到了一个女孩爱上仙人掌的故事,然后就画下来了。其实有很多故事都是用这样子的方式去创作的,就是现实会给我一些启发,但是我会对它进行创作加工。


还有一些主题,比如说战争,是因为当年读大学的时候,自己比较喜欢看书,然后看了一些和战争有关的东西。我觉得战争这个主题一直都是我们生活里面的一个命题,包括对和平的呼唤、对自然环境的关心等,我要对这些事情有一些想法,然后去把它画下来。

 

三明治:对《MY WAY》这一系列书的构想有经历过什么重大的变化吗?


寂地:有的。其实之前我曾经为《MY WAY》这个故事预想一个结局,但是随着你自己年龄的成长,会觉得这个结局有点太幼稚,然后就会让故事继续画下去。可能以后还会有很多变化。


三明治:所以之前给《MY WAY》预想的那个结局可以透露吗?


寂地:不可以,哈哈。其实就像是《丁丁历险记》,这个故事其实是没有终点的。因为它不是一个故事,它是某一种寓言,它确实可以一直这样走下去,而且很有意思。


三明治:《MY WAY》7出版后,你有经历一段创作上的瓶颈期?

 

寂地:其实从《MY WAY》7 开始就因为自我感觉过于良好,作品缺少一些精致和提炼。所以后来这套书再版的时候,我对里面的内容做了很多调整,有些故事是重新编排和剪辑过的。现在,当我画得特别顺利的时候,我会对自己产生怀疑。而当我为创作一个东西很纠结、很挣扎的时候,我反而会觉得比较安心,然后一点一点地去构筑它,这个过程会让我感觉很愉快。


三明治:如果遭遇到创作低谷,你会做些什么度过低谷期呢?


寂地我喜欢看书,看电影,还有旅行。我很喜欢徒步。去年我和员员在山里徒步了半个月,离现代文明很远,每天住宿条件也很艰苦,一天要走九、十个小时,然后一直都在高海拔地区,每一步都很痛苦。但是我还是觉得有的时候创作遇到瓶颈,比徒步痛苦多了。


三明治:你的作品也有被翻译成外文版本,国外读者有没有给你不一样的反馈?


寂地:国外读者的反馈比较明显的一点是他们的年龄层跨度比较大,比如说在国内签售的时候大部分还是年轻人偏多,当然有时候也有一些已经当妈妈,而且孩子比较大了的读者。但是在国外就是有挺多年纪很大的人,他们也很喜欢我的漫画。我觉得这可能是因为他们读图的习惯要比我们久,然后他们对画画的看法会比较宽广一些。他们不会觉得老年人就不应该看绘本,这是比较不同的一点。


三明治:遇到过什么侵权事件吗?


寂地:噢,太多了,我都不想计较这些事情,因为网上一直都有人盗我的图去生产周边什么的,很多很多。我就交给律师去处理,自己不为这些事情心烦。



三明治写作者访谈系列

点击标题阅读对应访谈

关注中国三明治(china30s),可以阅读更多写作者访谈。三明治将持续推出写作者访谈系列文章,欢迎关注。你也可以在后台给我们留言,告诉我们你还想看到哪位写作者的写作访谈。






点击图片,即可查看相关内容详情



/ 成为城市的漫游者,寻找日常的高光时刻/ 

11月10日开始,连续四周

《人物》杂志执行主编 赵涵漠 线上写作工坊第二期 

每一次写作,都是重新发现和打量城市的机会

最后一天报名

点击图片,了解详情

/ 七日书 / 

在导师带领下,用十天时间写好一个自己的故事

Writers live twice

每个普通人,都能在文字里活出不一样的人生

点击图片,了解详情




/ 我们与我们的城市,谈过这样的恋爱/ 

这本书从策划、采访到出版,历时一年多

一本以城市作为经脉维度,讲述故事的杂志书

记录了上海五原路、台北、厦门等城市的故事

点击图片,了解详情



▽ 点击进入《三明治:我们与我们的城市》亚马逊页面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